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泥质砂岩地层计算含水饱和度的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 收藏

泥质砂岩地层计算含水饱和度的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

作     者:Charles R.Berg 陆黄生 

出 版 物:《石油物探译丛》 (Petroleum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年 卷 期:1997年第1期

页      面:77-91页

学科分类:0820[工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08[工学] 082002[工学-油气田开发工程] 

主  题:有效介质 电阻率模型 泥质砂岩地层 含水饱和度 

摘      要:用电阻率和孔隙度测井方法推导出一个有效介质理论计算饱和度的方程(Hanai—Bruggeman方程),这个饱和度方程具有分散状粘土和层状泥质砂岩模型两大功能。饱和度公式中有五个参数变量,即总孔隙度、真电阻率、地层水电阻率、胶结指数和骨架(颗粒)电阻率。 在分散状粘土模型中,总孔隙度,地层真电阻率和地层水电阻率用标准的测井分析方法计算,胶结指数和骨架电阻率是通过岩石分析得来的。饱和度方程中的五个参数或变量用于计算总的含水饱和度,亦用于进一步计算有效含水饱和度。中间变量用于计算粘土体积、有效孔隙度、胶结指数和骨架电阻率。 在层状泥质模型中,泥质部分当作夹层处理,从岩石体积中扣除,这样其地层电阻率就可以直接输入砂岩方程中计算饱和度。 泥质砂岩模型的计算是精确和稳定的,它已被发表的有关测井资料,包括低电阻率和低差异的例子所证实。饱和度可以用标准的测井组合确定,计算参数的方法非常直观、简明,且计算顺序是灵活可变的,允许有异常的情况,比如存在非粘土的微孔隙。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