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中的若干问题 收藏

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中的若干问题

作     者:李媛 霍真 陈杰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100730 

出 版 物:《中华病理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athology)

年 卷 期:2014年第43卷第5期

页      面:348-35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4[医学-肿瘤学] 10[医学] 

主  题:分化型甲状腺癌 病理诊断 复发危险因素 区域淋巴结转移 高分化癌 生物学行为 乳头状癌 低分化癌 

摘      要: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同时,一些侵袭性亚型乳头状癌的发生率也显著增加[1],诊断技术提高使得一些亚临床甲状腺癌被早期发现是重要原因。甲状腺癌的主要病理学类型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癌、低分化癌、未分化/间变性癌和髓样癌,前三者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癌和滤泡癌又称为高分化癌。大于90%的甲状腺癌属于高分化癌,临床表现为惰性过程,手术切除可治愈,即使有区域淋巴结转移,预后仍良好,属于低度复发危险因素。高分化癌的某些亚型(包括乳头状癌的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鞋钉亚型和滤泡癌的广泛浸润型)呈现临床侵袭性过程,有较高复发率,称为高分化癌侵袭性亚型,预后较一般高分化癌差,但好于低分化癌,属于中度复发危险因素。未分化癌罕见,是恶性度最高的甲状腺癌,中位生存期不足6个月,即使灶性出现亦提示预后不良,TNM分期直接将其归入T4期。低分化癌临床及生物学行为介于高分化癌和未分化癌之间。本文将对甲状腺癌病理诊断中现存问题进行讨论。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有独特的生物学行为,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