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遵义医科大学基础药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暨特色民族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贵州遵义563099
出 版 物:《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Journ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0年第43卷第3期
页 面:310-320页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基 金:贵州省2017年度学术新苗培养及创新探索专项(NO:黔科合平台人才5733-021)
主 题:八正散加减方 慢性前列腺炎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生物信息学
摘 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八正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在线数据库收集八正散加减方方剂中药味成分和靶点、通过GeneCards及OMIM在线数据库获取慢性前列腺炎异常表达基因列表。通过Venn数据库获取交集基因,通过STRING、Cytoscape 3.2.1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交集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认为,八正散加减方对慢性前列腺炎有潜在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核受体、类固醇激素受体、蛋白质异二聚体、单加氧酶、醇脱氢酶及氧化还原酶活性等。另一方面,调控近端启动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谷胱甘肽结合、RNA聚合酶Ⅱ近端启动子序列特异性DNA结合、雌激素受体结合、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类固醇激素受体结合、RNA聚合酶Ⅱ基础转录因子结合过程也可能是八正散加减方发挥作用的方式。涉及的通路可能有:(1)AGE-RAGE信号通路;(2)IL-17信号通路;(3)Th17信号通路。分析结果提示八正散加减方可能对前列腺癌信号通路具有调节作用。结论八正散加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可以为进一步开发八正散加减方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