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过程中的省际减排成效评价 收藏

中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过程中的省际减排成效评价

Evaluat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vincial emission reduction in the process of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decline in China’s energy industry

作     者:崔盼盼 赵媛 郝丽莎 夏四友 许昕 唐文敏 CUI Panpan;ZHAO Yuan;HAO Lisha;XIA Siyou;XU Xin;TANG Wenmin

作者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南京210097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出 版 物:《地理研究》 (Geographical Research)

年 卷 期:2020年第39卷第8期

页      面:1864-1878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083305[工学-城乡生态环境与基础设施规划]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712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43063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BRK031) 

主  题:能源行业 碳排放强度 减排成效 减排有效性 省份综合贡献 

摘      要:采用矫正系数衡量各省份的减排有效性,根据各省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及产值份额构建自上而下的全国能源行业碳排强度恒等式,运用LMDI-Ⅰ分解方法获取各省份、各省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及产值份额对全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贡献率,并遵循减排有效性-碳排放强度贡献-省份综合贡献-减排有效性与省份综合贡献关系的思路对中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过程中各省份的减排成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①中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2016年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5%。②超过一半的省份为减排有效区且数量呈增加趋势,而减排未达标的省份多数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省份间的减排路径存在显著差异。③多数省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省份差异逐渐缩小。④省份减排综合贡献的进位赶超势头强劲,绝大多数省份对全国能源行业碳排放强度的下降作出了贡献,且多个省份的综合贡献等级呈正向发展,东部地区是主要的降排贡献区。⑤减排成效良好省份数量最多,中等区多散布于东部沿海地区及少数内陆地区,欠佳区在西部地区空间格局保持相对稳定。未来各省份不仅要根据自身的减排成效特征因地制宜的选择低碳发展道路,还应与全国碳排放强度的下降形成良性互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