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黄病毒基因组非编码区的研究进展 收藏

黄病毒基因组非编码区的研究进展

作     者:尉雁 秦鄂德 

作者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71 

出 版 物:《解放军医学杂志》 (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年 卷 期:2007年第32卷第12期

页      面:1319-1321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705[医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1[医学-基础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103[医学-病原生物学]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600530) 

主  题:黄病毒属 非编码区 基因组 黄病毒科 序列 结构 

摘      要:黄病毒属(Flavivirus)是黄病毒科(Flaviviridae)的最大家族,分为8个血清学亚群,包括登革病毒(DENV)、乙型脑炎病毒(JEV)、蜱传脑炎病毒(TBEV)、西尼罗病毒(WNV)、Kunjin病毒(KUN)和黄热病毒(YEV)等70多种病毒,其中大多数是经蚊、蜱等媒介传播的虫媒病毒。所引起的疾病以出血热和病毒性脑炎危害最大,常导致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目前已发现的黄病毒有乙型脑炎病毒,4个血清型登革病毒和蜱传脑炎病毒等。由于近二十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国际交流频繁以及缺乏对蚊虫的有效控制措施等造成黄病毒感染有扩大趋势,每年登革病毒的感染人数近百万,西尼罗病毒的流行也引起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