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生物塑化技术在眼眶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收藏

生物塑化技术在眼眶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plastination technique in orbital anatomy teaching

作     者:柳姝伊 李岩 淳璞 隋鸿锦 卢苇 Liu Shuyi;Li Yan;Chun Pu;Sui Hongjin;Lu Wei

作者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116023 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116044 

出 版 物:《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

年 卷 期:2020年第40卷第6期

页      面:447-450页

学科分类: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0874) 2016年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DYLX16044) 

主  题:生物塑化 P45技术 眼科教学 眼眶解剖 

摘      要:目的研究生物塑化技术在眼眶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10月学习眼科学课程的大连医科大学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16名学生和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学生和住院医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生物塑化标本教学,对照组采用普通标本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进行考核,同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教学效果。结果学生中试验组眼眶解剖考试成绩为(79.68±8.84)分,对照组为(62.28±12.64)分;住院医师中试验组眼眶解剖考试成绩为(81.25±4.27)分,对照组为(71.50±7.0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学生中试验组教学效果的评分为(89.19±5.60)分,对照组为(71.48±5.60)分;住院医师中中试验组教学效果的评分为(94.82±2.95)分,对照组为(80.13±5.8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相对于普通标本,生物塑化标本能够让学生和住院医师更加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眼眶解剖结构,从而提高眼眶解剖教学效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