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与案例 收藏

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服务能力综合评价:模型与案例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Park Green Space Service Capability in Central City:Models and Cases

作     者:席珺琳 吴志峰 张会 韦家怡 XI Junlin;WU Zhifeng;ZHANG Hui;WEI Jiayi

作者机构: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广东省地理国情监测与综合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广东广州510458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出 版 物:《生态环境学报》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20年第29卷第5期

页      面:1044-105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3001[工学-环境科学]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B2100702)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人才团队引进重大专项(GML2019ZD0301) 

主  题:公园绿地 服务能力 综合评价模型 空间句法 人群使用率 

摘      要: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典型开敞空间和居民重要的游憩场所,对维护城市生态、加强市民间交往有着重要意义。当前中国公园绿地服务能力的评价存在指标与视角单一等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文章以广州市越秀区为例,尝试构建一种综合的、多视角的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可达性、绿地本身质量及服务人口数据来尝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公园绿地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动态人群使用率回归模型能较好反映研究区公园绿地服务能力等级特征,整体分布具有异质性规律,高值区包括区域中部的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及烈士陵园,低值区包括西南部二沙岛的广州发展公园、传祺公园、宏城公园及二沙岛体育公园。(2)耦合静态人口加权的综合评价结果中,高值区占比30.07%,低值占比70.1%;存在3个高值中心,为中山纪念堂、人民公园和流花湖公园;其中低值中最低的占比最多,高达31%。(3)综合评价模型中,越秀区公园绿地服务能力等级空间分布发生变化,等级由区域中心圈层扩散变为自西向东自由扩散分布,整体公园绿地服务能力降低。(4)人口数据从动态短期实际人流量和静态居住人口来表达服务综合人群的能力,并利用空间句法进行空间可达性分析,使结果更具预测性、有效性。综上,综合服务模型的构建为公园绿地服务水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手段和支撑数据,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研究成果可为越秀区未来增量绿地分布的优质区域提供依据,有助于优化绿地综合布局,提高有限绿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为城市规划、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