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溶液对斑岩铜矿废石的浸蚀机理及其力学特性 收藏

溶液对斑岩铜矿废石的浸蚀机理及其力学特性

Erosion mechanism of waste rocks and its mechanical properties during dump leaching

作     者:尹升华 吴爱祥 王少勇 周勃 胡凯建 YIN Shenghua;WU Aixiang;WANG Shoyong;ZHOU Bo;HU Kaijian

作者机构:北京科技大学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出 版 物:《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 卷 期:2013年第44卷第1期

页      面:309-314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工学] 0806[工学-冶金工程] 080601[工学-冶金物理化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34002 51104011) 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IRT0950) 高等学校博士点新教师基金资助项目(2011000612002) 

主  题:废石堆浸 浸蚀机理 生化损伤 破裂特征 力学特性 

摘      要:基于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复合作用3种传统微生物浸矿机制,结合堆浸体系内细菌种类(吸附细菌、游离细菌)、废石结构、Fe3+迁移特征,提出直接间接作用和间接接触间接作用微生物浸蚀机制,探讨浸出过程废石力学损伤机理;将溶液对废石的生化侵蚀划分为溶蚀、沉淀胶结、结晶膨胀3个阶段,分析不同阶段废石力学性质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废石在酸性溶液中浸泡45 d后的破裂裂纹比未浸泡、浸泡15 d、浸泡30 d的废石要复杂、曲折;浸泡45 d后,废石黏聚力降低87.7%,废石破坏时的剪应力和正应力均降低一半;浸泡后废石表面铜矿物等物质被溶解,表面微裂隙及孔洞得到进一步发育和扩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