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黑面神雌花气味传粉前后的变化及其生态意义 收藏

黑面神雌花气味传粉前后的变化及其生态意义

Variation of floral scent emitted by the female flowers ofBreynia fruticosa (Phyllanthaceae) at pre-pollination,pollination and post-pollination stagesand its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作     者:黄代红 王志博 杨丽芳 石福臣 李后魂 HUANG Daihong;WANG Zhibo;YANG Lifang;SHI Fuchen;LI Houhun

作者机构: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西部干旱荒漠区草地资源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乌鲁木齐830052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 天津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天津300112 

出 版 物:《广西植物》 (Guihaia)

年 卷 期:2020年第40卷第7期

页      面:1010-1020页

学科分类:0710[理学-生物学] 071001[理学-植物学] 07[理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30014)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18ZXZYNC00120) 

主  题:花气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传粉前后 黑面神 头细蛾 专性传粉互利共生关系 

摘      要:该文以与头细蛾传粉相关的叶下珠科植物黑面神为材料,采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分别收集了该物种雌花传粉前后释放的挥发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其化学成分,探索了三者间花气味的异同,并对其生态意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从该物种传粉前、传粉期和传粉后的雌花气味中共分离出22种挥发物(传粉前12种,传粉期15种和传粉后13种),以脂肪族衍生物和萜类物质为主。3-己烯醛、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顺-乙酸-3-己烯酯、反-β-罗勒烯、β-石竹烯、β-蛇麻烯、反,反-α-金合欢烯和长叶烯是其主要挥发物。传粉前后雌花气味的化学种类及组成发生了显著分化,且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各时期主要挥发物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反-β-罗勒烯在传粉期含量最高,而在传粉后显著下降,3-己烯、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和顺-乙酸-3-己烯酯在传粉前含量均最高,β-石竹烯含量在传粉后显著升高,且长叶烯仅在传粉后出现。在传粉期和传粉后β-蛇麻烯和反,反-α-金合欢烯的含量均显著上升。同时,传粉期雌花的释放量明显高于传粉前和传粉后的。综上结果显示,黑面神雌花传粉前后花气味发生了质与量的改变。初步推测黑面神雌花传粉前后花气味的分化可能会有效阻止头细蛾对其进行再次访问,限制头细蛾在其雌花中过度产卵,进而来减少传粉头细蛾对宿主种子的取食,这无疑对维持叶下珠科植物-头细蛾专性传粉互利共生体系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化学生态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