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白龙江干旱河谷不同植被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收藏

白龙江干旱河谷不同植被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Effect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on soil ecological stoichiometry in Bailong river

作     者:赵栋 王琪 连娥 魏海龙 郭星 ZHAO Dong;WANG Qi;LIAN E;WEI Hai-long;GUO Xing

作者机构: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林业科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甘肃省白龙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甘肃舟曲746300 

出 版 物:《中国土壤与肥料》 (Soil and Fertilizer Sciences in China)

年 卷 期:2020年第4期

页      面:178-18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7[理学] 0713[理学-生态学] 

基  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RJZK179 甘肃省林业科技计划项目2016kj061,2015KJ049 

主  题:植被类型 土壤 白龙江 干旱河谷 生态化学计量 

摘      要:探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了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养分状况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为干旱河谷植被恢复重建中的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及造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干旱河谷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狼牙刺(Sophora davidii)、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酸枣(Ziziphus jujuba)和荆条(Vitex negundo)等主要人工林土壤的碳、氮和磷含量,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不同林型对土壤营养和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白龙江干旱河谷6种植被类型土壤C、N、P含量均处于中下水平;刺槐、狼牙刺、华西小石积、酸枣和荆条土壤C∶N值随土层的加深而升高;6种植被类型土壤C∶P、N∶P平均值均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和我国平均水平。6种植被类型对土壤营养元素、化学计量和土壤物理性质改良效果最好的为河朔荛花,其次为荆条,再次为刺槐,因此推荐选择上述3树种作为白龙江干旱河谷造林先锋树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