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钍钨电极生产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防控研究 收藏

钍钨电极生产过程中的放射性污染防控研究

Research abou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Thorium-Tungsten electrode

作     者:程芳 王蕾 吴志成 CHENG Fang;WANG Lei;WU Zhicheng

作者机构:淄博市环境污染防控中心山东淄博255032 山东省核与辐射安全监测中心 山东海美侬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出 版 物:《中国辐射卫生》 (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ical Health)

年 卷 期:2020年第29卷第3期

页      面:272-276页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713[理学-生态学] 

主  题:钍钨电极 γ空气吸收剂量率 α表面污染 β表面污染 

摘      要:目的分析钍钨电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确定生产场所和生产过程中的辐射污染水平,为生产全过程辐射环境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放射性污染对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对完整的钍钨电极生产工艺进行分析,然后以某典型钍钨电极生产企业为例,对其辐射工作场所进行了辐射污染环境检测,就辐射污染源项、放射性污染管理要点以及辐射污染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各工作场所γ空气吸收剂量率的实测最大检测值为0.32μGy/h。各工作台面的α表面污染水平最大检测值为17.75 Bq/cm^2,β表面污染水平最大检测值为35.55 Bq/cm^2。各岗位工作人员工作服及手套α表面污染水平最大值为0.38 Bq/cm^2;β表面污染水平最大值为4.00 Bq/cm^2。结论钍钨电极生产场所在落实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和辐射安全防护各项措施的情况下,对周围环境以及职业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产生的辐射污染是可控的。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