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研究 收藏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研究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of Currenc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under the“Belt and Road”Ini‐tiative

作     者:李俊久 蔡琬琳 Li Jun-jiu;Cai Wan-lin

作者机构: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长春130012 吉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出 版 物:《亚太经济》 (Asia-Pacific Economic Review)

年 卷 期:2020年第4期

页      面:39-48,M000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203[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 020101[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基  金: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培育项目“‘一带一路’的货币地理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研究”(2018ZDPY02) 

主  题:最优货币区 区域货币合作 OCA指数 东盟 “一带一路” 

摘      要:对中国与东盟开展货币合作的现有基础进行分析,发现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飞速发展、人民币区域影响力的快速提升、人民币“走出去的积极探索以及开发性金融合作的稳步推进,都为中国与东盟开展区域货币合作带来了机遇。进一步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采用OCA指数法,对中国与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及东盟各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可行性逐渐提升,且中国具有主导区域货币合作的潜力。目前,最适合与中国开展区域货币合作的国家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缅甸和文莱是潜力最小的国家。有鉴于此,中国应遵循“有序开展、创新延展的原则,有次序、分层次地推动区域货币合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