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路径研究--差异化意愿与行动 收藏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路径研究--差异化意愿与行动

Study on the influence path of urban residents'waste separation behavior:the differentiated intentions and actions.

作     者:王晓楠 WANG Xiao-nan

作者机构: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出 版 物:《中国环境科学》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年 卷 期:2020年第40卷第8期

页      面:3495-3505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8[工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7BSH138) 

主  题:垃圾分类行为 政策效能感 路径 行为意愿 

摘      要: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和A-B-C理论,结合强政策背景下上海垃圾分类的实际,完善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测量量表,改进并区分居民垃圾分类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构建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路径理论模型.基于“2019年上海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调查数据,覆盖上海16个区县的2555有效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强政策背景下居民环境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垃圾分类行为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环境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分别对居民垃圾分类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有显著正向的影响.环境态度分别通过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间接效应.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并没有通过两类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产生间接效应.垃圾分类的政策效能感在目标意愿对垃圾分类行为效应中起到了调节作用.虽然环境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可以促进公众垃圾分类行为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的形成,但仅有环境态度可以通过激发公众目标意愿和执行意愿进而形塑居民垃圾分类行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