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收藏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Regional Difference of 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Level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Anhui Province

作     者:项升 江激宇 朱丽君 汪月梅 Xiang Sheng;Jiang Jiyu;Zhu Lijun;Wang Yuemei

作者机构: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肥230036 

出 版 物:《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 卷 期:2020年第32卷第4期

页      面:114-121页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2803[工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082802[工学-农业水土工程]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8[工学] 0828[工学-农业工程]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120405[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 

基  金:安徽省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研究专项(11200004) 安徽省科技创新战略与软科学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效率与模式优化研究:1806a02020022) 

主  题:农业生态 农业经济 协调发展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摘      要:基于安徽省2011~2017年16市面板数据,综合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固定效应回归模型等方法,实证研究了安徽省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11~2017年安徽省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δ收敛分析结果显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地区呈现一定的收敛趋势,皖南山区呈现一定的发散趋势。财政支农力度、机械使用密度、城镇化率以及工业化水平均不同程度上影响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其中机械使用密度、城镇化率和工业化水平呈现正向效应,财政支农力度呈现负向效应。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