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针刺肝经腧穴时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收藏

针刺肝经腧穴时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     者:朱依玲 张英 金清 张巍 郭利伟 

作者机构: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农业农村部畜禽细菌病防治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64 

出 版 物:《黑龙江畜牧兽医(上半月)》 (Heilongjiang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 卷 期:2020年第7期

页      面:84-86页

学科分类:090603[农学-临床兽医学] 0905[农学-畜牧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基  金:农业部畜禽细菌病防治制剂创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长江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主  题: 针刺 肝俞穴 太冲穴 肝脏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摘      要:为了分析针刺肝经腧穴对肝脏功能的影响,试验以健康家兔为研究对象,测定针刺肝俞穴、太冲穴前后的血液样本,分析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表明:单独针刺肝俞穴、太冲穴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 ST)活性降低最明显,合刺肝俞穴和太冲穴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降低最明显;单独针刺肝俞穴、太冲穴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血小板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较明显,其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针刺肝俞穴后升高最明显;合刺肝俞穴和太冲穴后,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红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说明针刺肝俞穴、太冲穴能够引起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变化,针刺后机体可能通过急性炎症反应调动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保肝护肝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