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心律植入装置早中期感染发生原因分析 收藏

心律植入装置早中期感染发生原因分析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mplantation of Permanent Pacemaker

作     者:冯天捷 翁思贤 周彬 董潇男 于丰源 任晓庆 华伟 张澍 唐闽 FENG Tian-jie;WENG Si-xian;ZHOU Bin;DONG Xiao-nan;YU Feng-yuan;REN Xiao-qing;HUA Wei;ZHANG Shu;TANG Min

作者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北京市100037 

出 版 物:《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Molecular Cardiology of China)

年 卷 期:2020年第20卷第4期

页      面:3464-3468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1[医学-内科学(含: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消化系病、内分泌与代谢病、肾病、风湿病、传染病)] 10[医学]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6GZ28) 

主  题:囊袋感染 危险因素 起搏器植入 

摘      要:目的分析永久起搏器植入后1年内发生囊袋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2125例。根据患者是否于植入术后1年内诊断起搏器囊袋感染,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情况,分析感染可能的相关因素以及感染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34例患者发生囊袋感染。发生早中期感染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28.92±3.13 vs 25.72±1.91,P=0.032);接受抗凝治疗的感染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患者(38.23%vs 11.91%,P0.01);手术次数≥3次的感染组患者多于非感染组患者(14.71%vs 5.4%,P0.01);住院时间≥4天的感染组患者多于非感染组患者(58.82%vs 11.81%,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BMI增高(OR=1.207,95%CI:1.022~1.425),接受抗凝药物治疗(OR=3.911,95%CI:1.126~15.015),住院时间≥4天(OR=2.432,95%CI:1.723~6.154)是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BMI增高,接受抗凝药物治疗,住院时间≥4天是早中期起搏器植入术后发生囊袋感染的危险因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