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多种骨间后动脉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 收藏

多种骨间后动脉皮瓣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

Repair of soft tissue defects in the upper limbs using multiple types of posterior interosseous artery flaps

作     者:梁钢 丁健 孙建平 徐宝成 谷云峰 LIANG Gang;SUN Jian-ping

作者机构:浙江绍兴第二医院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绍兴分院整形烧伤外科绍兴312000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 温州手足外科医院手外科 

出 版 物:《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年 卷 期:2011年第27卷第1期

页      面:23-27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外科皮瓣 骨间后动脉 上肢 软组织缺损 

摘      要:目的 总结多种骨间后动脉皮瓣修复上肢烧(创)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3月至2010年6月,对42例上肢烧(创)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应用包括逆行皮瓣(复合组织瓣)、顺行皮瓣及游离皮瓣在内的多种骨间后动脉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为2.5 cm×2.0 cm~14.0 cm ×9.0 cm.供瓣区创面直接缝合或移植皮片修复.结果 应用传统型骨间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11例,改良型骨间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13例,骨间后动脉逆行肌腱复合瓣修复2例,骨间后动脉顺行皮瓣修复3例,骨间后动脉游离皮瓣修复7例,骨间后动脉桡背侧肌间隔穿支游离皮瓣修复6例.除了应用传统型骨间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的病例中有1例发生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以及1例发生骨间后神经肌支损伤外,其余皮瓣术后均未发生血管危象,也未出现骨间后神经或其肌支损伤,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一期愈合.32例获得1~48个月的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及厚薄较满意,供、受区外形和功能恢复也较满意.结论 骨间后动脉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应用形式灵活多样,是修复上肢烧(创)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选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