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昆明650224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昆明650222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设计院昆明650224
出 版 物:《世界林业研究》 (World Forestry Research)
年 卷 期:2020年第33卷第5期
页 面:94-100页
学科分类:0907[农学-林学] 090705[农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08[工学] 09[农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基 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国家治理进程中保护地规划与特许经营制度协同规划研究”(2019J1093)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城乡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案例库建设”(2018JS772) 普达措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项目
主 题:国土空间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保护地规划 中国
摘 要: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引领的背景下,探讨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规划路径及难点对我国自然保护地规划理论与方法、规划制度确立和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论述了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推进,分析了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和三区划定工作中综合评价、整合、归并的研究难点,厘清了从国土三调到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过程中的三阶段技术关键点,即编码转换和基数转换摸清本底、生态保护优先的评价技术、综合分析与三线划定;提出了我国自然保护地规划体系融入5级3类国土空间规划的路径,即应开展全国、省域自然保护地体系规划并对接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分国家级、省级和自然保护地单位3个级别,详细规划应包括控制性规划、设计与施工等;通过上述探讨,明晰我国自然保护地三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研究难点,提出自然保护地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路径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