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管理城市化的内涵、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 收藏

管理城市化的内涵、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

A Study of the Context,Spatial Patter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anaging Urbanization

作     者:蔡之兵 满舰远 张可云 CAI Zhibing;MAN Jianyuan;ZHANG Keyun

作者机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北京100091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北京100872 

出 版 物:《经济经纬》 (Economic Survey)

年 卷 期:2020年第37卷第6期

页      面:1-9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2[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JY002) 

主  题:城市化 管理体制 地理加权回归 城市格局 

摘      要:城市化不仅仅包含人口城市化、产业城市化、社会城市化等内容,它与行政管理体制的转变即乡镇转变为街道以及村委会转变为居委会这一过程也密切相关。因此,行政管理体制的城市化也是城市化的类型之一。基于行政区划结构数据,界定了管理城市化概念的内涵并测算了293个城市的管理城市化水平,发现我国各市乡镇街道与村居委会两个层面的管理城市化水平均远远低于人口城市化水平,相比于人口城市化水平,西部地区乡镇街道层面的管理城市化滞后程度最大,而东部地区居委会层面的管理城市化滞后程度最大。进一步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检验了293个城市管理城市化水平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性,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收入差距、非农产业比重等变量对管理城市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人口城市化速度、城市土地价格、财政压力等变量对管理城市化进程则具有负面阻碍作用。最后,根据六个变量影响管理城市化水平的机理,提出未来应该重视管理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协调推进,构建中央政府立法、省级政府统领、地市政府规划、县区政府主导的调整转化机制,重视健康经济发展模式的培育,加大对管理城市化进程的财政支撑力度以及针对管理城市化进程面临的特定问题来制定相应的完善策略等建议。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