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CEUS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脑梗死患者NIHSS及... 收藏

CEUS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脑梗死患者NIHSS及mRs评分的关系

CEUS evalu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ovascularization i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d NIHSS and mRs score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作     者:黄慧 盛文伟 HUANG Hui;SHENG Wenwei

作者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超声科江苏淮安223300 

出 版 物:《中国医药导报》 (China Medical Herald)

年 卷 期:2020年第17卷第29期

页      面:73-76页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04[医学-神经病学] 10[医学] 

基  金:江苏省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项目(H2018082) 

主  题:超声造影 斑块内新生血管 急性脑梗死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 改良Rankin量表评分 

摘      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无斑块者纳为A组(41例);其余107例患者有斑块,均接受颈动脉CEUS,按照CEUS检查结果(斑块分级情况)将患者分为B组(稳定斑块,斑块分级为0~Ⅰ级,19例)和C组(易损斑块,斑块分级为Ⅱ~Ⅲ级,88例)。观察急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两侧颈动脉斑块造影分级情况,分析三组NIHSS、mRs评分情况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两侧颈动脉斑块造影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NIHSS、mRs评分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mRs评分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分级均呈正相关(r=0.448、0.406,均P0.05)。结论CEUS评价颈动脉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及mRs评分密切相关。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