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甘肃省燕麦主产区白粉病调查及病原鉴定 收藏

甘肃省燕麦主产区白粉病调查及病原鉴定

Incidence of Oat Powdery Mildew and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in the Main Oat Production Areas of Gansu Province

作     者:孙浩洋 赵桂琴 张建贵 李鑫 杨琰珊 柴继宽 曾亮 焦润安 金小雯 黎蓉 宫文龙 SUN Hao-yang;ZHAO Gui-qin;ZHANG Jian-gui;LI Xin;YANG Yan-shan;CHAI Ji-kuan;ZENG Liang;JIAO Run-an;JIN Xiao-wen;LI Rong;GONG Wen-long

作者机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草业工程实验室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版 物:《草地学报》 (Acta Agrestia Sinica)

年 卷 期:2020年第28卷第6期

页      面:1535-1543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90301[农学-土壤学] 

基  金: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8-C) 盛彤笙创新基金(GSAU-STS-2018-21)共同资助 

主  题:燕麦 主产区 白粉病 病情调查 病原菌鉴定 

摘      要:为了解甘肃省燕麦(Avena sativa)产区白粉病的发生及其危害情况,本研究对张掖、甘南、武威和定西等市(州)主要燕麦产区进行了白粉病调查,同时采集病样对白粉病病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除甘南州的合作市和碌曲县未发现白粉病外,其余调查县(市)均有发生,其中天祝县种植的‘甜燕麦’病情指数最高可达50.10,山丹县种植的‘牧乐思’和‘加燕2号’病情指数较低,分别为0.28和0.34;同一燕麦品种在不同调查区发病程度差异较大,其中‘甜燕麦’病情指数变化最大(3.40~50.10),‘白燕7号’在永登县病情指数高达43.29,在通渭县仅为1.22;不同品种在同一种植区的发病程度也有差异。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调查过程中采集的白粉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发现甘肃省燕麦白粉病可能存在禾本科布氏白粉菌黑麦专化型***(DC.)***和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专化型***(DC.)***共2种。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