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机构:浙江行政学院社会发展教研室浙江杭州311121
出 版 物:《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 卷 期:2010年第38卷第1期
页 面:37-42页
核心收录:
学科分类: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3[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04[教育学]
摘 要:依托于互联网络而由人的行为活动构织而成的网络社会,已成为信息网络时代的人们展开行为活动的重要场域。在其中,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网络化生存的便利,而另一方面,却也在承受各类网络行为失范带来的后果。青少年群体在所有网络行为主体当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其网络行为失范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在剖析网络世界及网络行为之社会本质的基础上,分析了作为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主要原因的主体性缺位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应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关键在于主体性建构的基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