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晶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腰椎退行性疾病 单节融合 ISOBAR TTL动态固定治疗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摘 要: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主要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退变性滑脱、腰椎失稳症等。其临床表现多样,以腰腿痛为主,可伴有下肢的麻木、乏力,严重者有间歇性跛行或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这一类疾病日益常见。其治疗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大部分患者保守治疗症状可以缓解,但易反复发作并逐渐加重,对于部分严重的患者,仍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单纯减压及减压后结合椎体的融合及固定两种主要的方法。单纯减压能够缓解症状,但往往彻底的减压会造成脊柱失稳,而若过多顾及脊柱的稳定性不被破坏,束手束脚,又会出现减压不彻底,从而增大术后残留症状或症状复发的可能。若联合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钉棒系统坚强内固定,则可以在彻底减压后重塑脊柱的稳定性,这也是目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脊柱融合术的短期效果非常确切,但远期疗效并不十分理想,研究表明其远期疗效优良率约在70%-85%,同时约有3%-14%的患者需再次手术。可能的原因主要是椎体融合后,减少了脊柱原有独立运动的功能单位数量,明显改变脊柱的生物力学特点,使融合节段的相邻节段应力集中,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加速,长久之后就可能引起新的症状。所以在某些情况下,脊柱融合术或许并非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最佳选择,尤其是在治疗多个节段病变时,融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节段可能使上述问题进一步放大,造成临床疗效欠佳,影响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 临床中的这些矛盾促使学者们对脊柱的生物力学和运动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脊柱异常的负荷可能是导致退变的主要原因,那么传统的脊柱融合术因其改变的脊柱正常生物力学特点和负荷传导,而遭受到了质疑。而设计一种既能维持脊柱稳定,而又不改变其正常的力学传导的内固定系统,则成为脊柱外科的研究热点。多种非融合固定技术便由这一理念而孕育而出。这些技术的主要设计思路就是限制脊柱的异常活动,同时维持脊柱正常的活动与力量传导,从而既能缓解症状,又不会导致脊柱进一步的退变。但是,这是非融合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争议,其临床效果能否到达其理想的设计目的,仍需进一步观察与研究。 Isobar TTL动态内固定系统是一种基于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半坚强内固定装置,它能将固定节段的活动限定在一个接近正常的范围内,起到既能维持椎间稳定性,又尽量不改变正常力学传导的目的,是一种设计理念非常完美的内固定方式。其核心部件为一由叠加的钛环构成的减震关节,这个减震关节的活动度完全模拟正常的脊柱活动。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既可以用于单节段非融合固定,也可以用于融合节段的临近的需要手术减压的退变节段,使其既维持稳定,又免于融合。避免连续融合脊柱后应力的过于集中,造成其他邻近节段的继续退变。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脊柱骨科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应用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治疗2个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并获得随访的23例患者的资料,与同期进行2个节段腰椎融合手术的23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探讨该动态固定系统在治疗两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并与同期所进行的传统融合手术的做疗效对比。 目的 1、分析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在治疗两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2、对比Isobar TTL内固定系统与传统融合手术的疗效及其对相邻节段的影响的差异。 方法: 资料收集:以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住院并确诊为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滑脱,腰椎失稳症等),进行了相邻的两个节段的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既往有腰椎手术史及资料不完整者,按术式不同分为两组,在各组中分别抽取23例患者,其中单节段椎间融合联合相邻节段ISOBAR动态固定(L4/5动态固定,L5/S1融合)的患者23例作为观察组,两个节段(L4/5、L5/S1)均行传统融合术的患者23例作为对照组,通过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查找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华海医学影像系统查找并收集患者的X光片及MRI影像学资料。 数据采集与处理:所有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评估患者术前、术后情况,并根据Greenough临床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价;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腰椎MR及X光片的正侧位、过伸过屈位检查,术后随访时行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X光片检查,了解椎间cgae融合器有无移位,钉棒系统有无松动、断裂和椎间植骨是否融合等情况,并通过华海医学影像系统测量L3/4节段的椎间高度,L1-S1和L3/4节段椎体活动度(ROM)。所有数据测量两次,取平均值为记录结果,以减少测量误差。用SPSS13.0分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