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韩留福
授予年度:2007年
摘 要:本论文对采自驼梁山区的1500余份地衣标本,从形态解剖特征、化学成分和地理分布状况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本山区地衣62种,4变种,1亚种,1变型,隶属于26属,12科。其中,中国新记录4种,即黑边石果衣(Endocarpon nigromarginatum)、黄绿癞屑衣(Lepraria caesioalba)、橘黄癞屑衣(Lepraria eburnea)和灰绿癞屑衣(Lepraria lobificans);河北省新记录5属,即双缘衣属(Diploschistes)、石果衣属(Endocarpon)、文字衣属(Graphis)、癞屑衣属(Leparia)和泡鳞衣属(Toninia),以及河北省新记录33种(包括1变种,1变型)。 统计发现,驼梁山区地衣优势科(≥7种)5科,分别是蜈蚣衣科(5属,14种)、梅衣科(5属,7种)、胶衣科(2属,8种)、黄枝衣科(2属,8种)和石蕊科(1属,10种)。本山区优势属(≥4种)7属,即石蕊属(10种)、石黄衣属(5种)、猫耳衣属(5种)、黑蜈蚣衣属(4种)、黄梅衣属(4种)、蜈蚣衣属(4种)和地卷属(4种)。可见,该山区地衣优势科、优势属较明显,并且优势科与优势属的统计结果一致。 将驼梁山区地衣划分为6个地理成分、11个分布型。其中,温带成分所占比例最大,为38.24%,其次为环北极成分,占20.59%,东亚成分14.71%和泛热带成分7.35%,中国特有成分最少,仅1.47%。本山区区系以北半球温带、寒温带性质为主,具有东亚性质与过渡性质,并且与热带、亚热带区系有着一定的联系。 驼梁山区地衣的垂直分布征特为:海拔1200m以下,由于人为活动频繁,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地衣种类最少,仅21种;1200-1800m,水分、光照等自然条件适宜,种类最为丰富,分布57种,2变种,1变型;1800m以上,地衣相对减少,为24种。纵观整体,该山区地衣垂直分布近似呈正态分布。 比较驼梁山区与新疆、内蒙古半干旱区山地、神农架、西藏、雾灵山和武夷山等地区地衣共有属、种,进一步证实了驼梁山区地衣区系具备温带、寒温带、东亚及热带等多种地理成分,有明显的东亚性质与过渡性质,并与热带、亚热带区系有着一定的联系。 研究表明,驼梁山区地衣区系的特征是:地衣种类较为丰富;优势科、属现象明显;地理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