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殿元
授予年度:2013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303[法学-社会学] 050102[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法学] 030303[法学-人类学] 05[文学]
摘 要:2010年至2013年,是网络流行语体现象从源起到狂欢的三年。网络流行语体从网络语言中发展起来,逐渐自成一格,形成了数目庞大的“网络流行语体传播现象。本文筛选了近三年来具有广泛传播影响力的网络流行语体事件,运用费尔克拉夫的以文本为方向的话语分析方法,借鉴语言学、符号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从话语分析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解析网络流行语体现象。在微观的文本向度层面,从词汇意义、语法、连贯性和文本结构解析个体案例的语言结构。在中观的话语实践向度层面,解析文本的生产、消费和解释的动态话语过程,探讨话语意义是如何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互文性空间中得到建构的,受众又是如何多维解码再生产话语意义的。最后,在宏观的社会实践向度层面上,探讨此种语言现象的社会现实基础及反映的当代社会变化趋势,从话语权角度解析话语的抗争现象。由此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透彻分析网络流行语体的意义建构、意义传播、意义抗争这一系列动态的语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