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TD-SCDMA的风险演变及战略选择研究 收藏
中国TD-SCDMA的风险演变及战略选择研究

中国TD-SCDMA的风险演变及战略选择研究

作     者:陈晶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肖海林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主      题:通信产业 不连续技术创新 风险评估 战略规划 

摘      要:技术创新分为连续性技术创新和不连续性技术创新,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是指开创与原来主导技术根本不同的技术,由此改变原来的技术-生产竞争力结构并创造新的市场-用户连结,以不连续技术取代原来的技术范式,以不同的技术-产品-市场范式作为原来产业的非直接替代形式,使与原来产业相关的技术轨道、技能和知识基础陈旧过时,从而摆脱原来的产业竞争,开创并领先于全新的市场。\n 本文主要运用文案调查的方法,将TD-SCDMA从标准提出到最后商用整个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并且给出了解决这些风险的相应的战略模式。\n 根据国内外技术标准阶段的划分,本文结合TD-SCDMA的现实情况,将其发展进程划分为技术研发和标准化阶段、产品化阶段、产业化阶段和商业化阶段四个阶段。在技术研发和标准化阶段,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核心技术的定位选择、技术新度、技术复杂度、资金供给、人才供给、政府态度和标准竞争风险;产品化阶段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产品定位选择、技术成熟度、设备与技术不匹配、产品的市场接受程度、市场容量不可预见性、价格定位、运营商的支持、市场试验不足和组织结构适宜度问题;产业化阶段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技术扩散、技术更替、多标准竞争、运营主体缺位、产业链各节点协作不足问题、产业组织主体缺位和政府行为风险;商业化阶段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非预期技术变化、市场开发风险、市场鸿沟跨越、商业模式的不连续变革、领导风险、人才流失风险、高额成本回收风险和知识产权风险。\n 经过整理分析,可以将各阶段存在的风险分为六大类: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组织风险、资源风险、政府风险和知识产权风险。针对各种类型的风险,本文总结了应对的战略模式。针对技术风险,主要的应对模式有:政产学研研发联盟、合资企业、产业联盟、特许协议和技术输出;针对市场风险,主要的应对模式有:理念营销、目标产品规划、进攻发起日策略、市场定位、体验营销、产业链联盟、进行市场测试和变革商业模式;针对组织风险,主要的应对模式有:构建二元组织、使命驱动、打造创新文化和变革管理模式;针对资源风险,主要的应对模式有:融资联盟、人才储备计划和战略联盟;针对政府方面的风险,主要的应对模式有:传递市场信号、杠杆协调、杠杆政策和政府营销;针对知识产权方面的风险,主要的应对模式有:低费用的专利许可战术、战略联盟、专利诉讼战术和专利网战略。\n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n (1)系统揭示、定义典型DTI项目TD-SCDMA生命周期阶段的风险和战略模式。\n (2)针对TD-SCDMA这一典型案例各阶段存在的风险,首次较完整的提出其应对模式,构建了TD-SCDMA的“风险-战略模式工作表,为以后从事不连续技术创新的企业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有力参考。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