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式研究 收藏
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式研究

人行道服务水平的模糊评价模式研究

作     者:梁科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邹志云

授予年度:2006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2303[工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82302[工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0823[工学-交通运输工程] 

主      题:人行道 服务水平 模糊评价 层次分析法 模糊等级模型 综合指数模型 

摘      要:步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城市需要一个与人的需求相适应的步行环境。目前,国内在人行道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为建设良好的步行环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是,对于服务水平的评价,国内在这方面工作的还有所欠缺,这必然会影响到我们建设以人为本的步行环境所作的努力。因此,很有必要从国内的实际情况出发来研究人行道的服务水平,为构建良好的步行交通环境给予合理的指导。 人行道服务水平的评价,以往大都是以车流理论为基础作等级评价,疏忽了行人的主观感受,不一定能真实地反映人行道的服务水平。因此,本文以考虑行人主观感受为出发点,全面分析影响人行道服务水平的因素,建立符合国内步行交通情况的评价模式。 本文通过对人行道及其服务水平的分析,选择了11种评价指标,并以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模糊等级模型和综合指数模型,从而构建了一套兼顾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模式。 通过实例验证,发现此模式具有简便、实用的特点,其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可以相互印证。本评价模式可以用来评价人行道服务水平状况,在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人行道服务水平评价、人行道新建或改建措施实施前后的服务水平对比评价以及建设项目排序等方面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于改善城市步行环境、提高现有城市平面人行道的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也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作用。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