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马亚娜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1007[医学-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摘 要:目的基于格林模式思路通过对儿科患儿家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调查,了解家长关于抗菌药物的认知度和自我药疗行为的发生情况,并探讨患儿家长在抗菌药使用方面的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以促进抗菌药物在儿童中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表,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现场调查。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以苏大附属儿童医院除新生儿病房、ICU病房和血液科之外的12个住院病区为单位,运用随机抽样方法,对住院患儿家长进行现场调查。根据样本量估计公式粗略估计需样本量1040例,实际发放问卷1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158份,有效应答率为89.1%。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认知、行为两大部分。利用Epidata 3.10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检验水准设为0.05。结果1.家长抗菌药物知识得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抗菌药物知识得分最低分2分,最高分28分,平均分为14.15,众数为12,标准差为4.14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别、户籍类型、医疗保险类型的调查对象抗菌药物知识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家长对使用抗菌药物的态度情况33.77%的家长曾主动要求过医生给孩子开抗菌药处方;在医生拒开抗菌药物时,97.06%的人会听取医生的建议;74.35%的家长认为医生经常或偶尔给过不必要的抗菌药物;大多数家长(69.00%)表示如果医生经常给不必要的抗菌药物,他们会选择换地方就医;41.02%的家长不希望医生给孩子开抗菌药处方。3.家长给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情况71.90%(833人)的患儿家长在家中存有抗菌药物;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自行给孩子用药的占39.40%(456人);92.83%(1075人)的家长能够按时给孩子用药;只有26.34%(305人)的家长会给孩子按疗程服用完抗菌药物;65.37%(757人)的家长在孩子症状消失时就停用了抗菌药物;47.15%(546人)的家长有过不按医生处方给孩子用抗菌药物的经历。4.人口学特征对抗菌药物自我药疗行为发生的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长的性别、年龄、家庭月均收入、户籍类型与自主使用抗菌药物有关。家长的自主用药行为受性别因素的影响,女性是男性的1.401倍;年龄较大的家长为儿童自主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能性更大(OR=1.183,P=0.037);家庭月均收入越高,自主使用抗菌药的可能性越大(OR=1.123,P=0.037);外地户籍的家长比本地的自主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要高1.636倍。5.影响抗菌药物自我药疗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得分越高的家长,自主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能性越大(OR=1.089,P=0.000);就诊时会主动要求医生开抗菌药物和希望医生开抗菌药物的家长自主给孩子服用抗菌药物的可能性也较大。家中存储抗菌药物(OR=14.517,P=0.000),药店人员推荐购买(OR=1.865,P=0.000),医院就诊费用高、程序复杂(OR=3.417,P=0.000),大众媒体参与(OR=1.485,P=0.000)都是促进抗菌药物自我药疗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类似症状用药经验会使家长自主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能性增大为4.857倍。结论1.家长对抗菌药物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知识总体得分情况较为一般。文化水平和家庭月均收入越高的家长,对抗菌药物认知的水平越高。2.家长给儿童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不规范,存在无处方自行用药、用药疗程短、不按时服用等问题。3.影响抗菌药物自我药疗行为发生的人口学特征有家长的性别、年龄、家庭月均收入、户籍类型,女性、年长者、家庭月均收入高、户籍在外地的家长自行给孩子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能性较大。4.知识得分越高的家长,自行给孩子用抗菌药物的可能性越大。5.家中存储抗菌药物,药店人员推荐购买抗菌药物,医院就诊费用高、就诊程序复杂以及大众媒体的参与都是抗菌药自我药疗行为发生的促成因素。6.家长自身的用药经验感受会加大自主使用抗菌药物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