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滋阴潜阳活血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收藏
滋阴潜阳活血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滋阴潜阳活血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初探

作     者:张海婴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明雪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两肾一夹 左室肥厚 滋阴潜阳活血汤 血管紧张素Ⅱ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摘      要:目的 高血压病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中1/3可以引发左室肥厚。左室肥厚的发生与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以及神经内分泌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其中循环与局部的神经内分泌因素作用尤为重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高血压病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病理意义。而神经内分泌因子AngⅡ是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的重要活性物质,因此可以阻断RAS及AngⅡ作用的药物均能够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心肌肥厚的发生,对逆转左室肥厚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本研究课题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导师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从而创立了滋阴潜阳活血汤,并将此中药复方用于治疗高血压及左室肥厚的实验研究中。通过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干预,观察滋阴潜阳活血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在血压、血流动力学参数、心肌肥厚指数、血浆及心肌局部AngⅡ水平以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初步探讨滋阴活血汤降低血压及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材料与方法 1.实验药品及试剂 ⑴滋阴潜阳活血汤:生地黄、北沙参、当归、麦冬、夏枯草、枸杞子、决明子、益母草、豨莶草、生龙骨。以上中药均由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供。生药材经过再次干燥,按处方比例混合均匀后,在常温下按蒸馏水:药= 6:1的比例将生药加入蒸馏水中浸泡 2小时;文火重复煎煮三次,每次煎煮1小时;将每次过滤后的滤出液混合后,再次浓缩制成每毫升含生药4克的浓缩液,-4℃冰箱保存。 ⑵血管紧张素Ⅱ放射免疫试剂盒,购自北京市福瑞生物工程公司。 2.实验动物 采用健康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体重180-220g,周龄12周,由中国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3.分组 实验动物模型随机被分为3组:对照组10只(n=10)、模型组10只(n=10)和中药治疗组10只(n=10)。 4.方法 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腹腔注射给予生理盐水***-1.d-1,连续给药8周;中药治疗组灌胃给予中药浓缩剂***-1.d-1,连续给药8周。 5.研究内容 ⑴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⑵滋阴潜阳活血汤对各组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血流动力学参数、左室重量指数的影响; ⑶滋阴潜阳活血汤对各组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及心肌局部AngⅡ水平的影响; ⑷电镜观察各组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 结果 1.肾性高血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即实施左侧肾动脉部分狭窄术后的大鼠,“两肾一夹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在术后4周高血压已形成。6周时,实验组大鼠的收缩压(SBP)由术前的100.6±4.38 mmHg上升到160.37±4.82 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的SBP(P0.01)。说明:实验组大鼠已经形成稳定的肾性高血压模型。 2.滋阴潜阳活血汤对两肾一夹大鼠平均颈动脉压(mCA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以及左心室压力变化最大速率(LV±dp/dtmax)、左室重量指数(LVMI=LVM/BW)的影响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mCAP、LVEDP和LVMI分别升高59.78%(P0.01)、204.94%(P0.01)和26.85%(P0.01),而LV+dp/dtmax则降低38.51%(P0.05~),两组大鼠LV-dp/dt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说明:左室肥厚已经形成,左室重构现象发生,心肌功能明显下降;中药治疗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的LV+dp/dtmax和LV-dp/dtmax较模型组大鼠相比则分别升高144.89%(P0.01)和101.90%(P0.05),而mCAP、LVEDP和LVMI则分别降低25.94(%P0.01)、52.65%(P0.05)和18.40(%P0.05)。数据说明:血压下降明显,心肌功能恢复显著,左室肥厚得到逆转。综合各项指标,说明中药治疗组的大鼠通过滋阴潜阳活血汤的治疗,大鼠的血压显著的降低作用,大鼠的心肌功能明显改善,左室肥厚得到逆转。 3.滋阴潜阳活血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及局部AngⅡ水平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的AngⅡ均有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的AngⅡ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表明中药治疗组具有降低血浆和心肌局部AngⅡ的作用。 4.电镜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形态变化 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的超微结构有显著区别。对照组,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横纹清晰,肌原纤维走行整齐,相邻肌纤维间有闰盘,闰盘位于细胞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