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针刺后溪、申脉对青年健康人大脑中动脉影响的研究 收藏
针刺后溪、申脉对青年健康人大脑中动脉影响的研究

针刺后溪、申脉对青年健康人大脑中动脉影响的研究

作     者:班维固 

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程为平

授予年度:2009年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主      题:后溪穴 申脉穴 青年健康人 大脑中动脉 TCD 

摘      要:目的: 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仪连续观测针刺后溪、申脉穴在不同时间点对青年健康人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探讨针刺后溪、申脉穴对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与时间相关性。 方法: 随机选取10例青年健康志愿者(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8-25岁,平均22.00±1.62岁,均无吸烟、酗酒史,无晕针史),在安静的环境下,受试者取仰卧位,休息15分钟后,头偏向一侧,充分暴露检查一侧的颞部,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探头于颞窗探及大脑中动脉(MCA),针刺被测者的双侧后溪、申脉穴,在针刺前10分钟,针刺得气时,留针15分钟(行针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出针时),出针后10分钟五个时间点,在彩色最饱和处取样,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记录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及阻抗指数(R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针刺后溪、申脉穴,在针刺得气时,留针15分钟(行针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出针时),出针后10分钟Vd、Vs、RI、PI血流速度与针刺前10分钟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得气时与针刺前10分Vm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针15分钟(行针平补平泻)Vm血流速度与针刺前10分钟相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留针30分钟(出针时),出针后10分钟Vm血流速度与针刺前10分钟相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1、针刺后溪、申脉穴在针刺过程中能显著增加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 2、针刺后溪、申脉穴在针刺过程中可能增加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流量。 3、针刺后溪、申脉穴对大脑中动脉(MCA)的血管阻力无显著影响,提示针刺后溪、申脉穴对大脑中动脉无负性治疗作用。 4、针刺后溪、申脉穴对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有非常显著的后遗效应。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