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征兵
授予年度:2012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2[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主 题: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政策建议
摘 要:医疗保障制度是化解疾病风险、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措施,是社会保障制度中保障范围最广、运行机制虽复杂的一个项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农村医疗保障事业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曾作为我国有特色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赞誉它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唯一的典范,并在世界发展中国家中推广。然而,随着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急剧萎缩,到90年代初期,己由鼎盛时期的90%的全国覆盖面猛跌至5%,后虽然经历了90年代的“重建和“试点工作,其覆盖面却始终徘徊在10%的水平。近年来,农村存在着广大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占农村贫困人口三分之一的农民因病致贫返贫严重问题。“看病难、看病贵和医疗保障严重不足问题成为中国“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 因此,在中国农村地区建立起一个能够有效保障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医疗保障制度,不仅关系到中国农村居民的生存状况、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也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在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本文采用了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农村社会学、金融学、保险学、统计学、人口学、卫生医学等方面的知识,注重理论研究和现实实际的紧密结合,采取比较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文献法,试图为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做出努力。本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首先通过查阅资料、阅读大量文献对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下来阐述了文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最后指出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章,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简单的历史回顾,着重谈论了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运行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第四章,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通过比较分析国外农村医疗保障体制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国外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对发展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一些启示。 第五章,根据第三章的综合分析以及第四章的经验借鉴,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