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腹针疗法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浆5... 收藏
腹针疗法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浆5-...

腹针疗法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及对血浆5-HT影响的研究

作     者:李玉洁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谢敏

授予年度:2015年

学科分类:1005[医学-中医学] 100512[医学-针灸推拿学] 10[医学] 

主      题:腹针疗法 慢性原发性失眠 心肾不交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5-HT 

摘      要:目的通过观察腹针治疗组与艾司唑仑组对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患者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的影响,评价两种方法对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从血浆5-HT水平初步探讨腹针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的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腹针治疗组(A组)和西药对照组(B组),同时纳入30例正常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分别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4周、12周分别测量A组和B组PSQI评分,同时检测治疗前后A组、B组血浆5-HT,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分:两组经治疗后PSQI总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第一次随访时睡眠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后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对照组较第一次随访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治疗组于第二次随访时入睡时间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治疗组第一次随访及第二次随访均较治疗后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对照组从第一次随访开始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腹针治疗组第一次随访及第二次随访均较治疗后无明显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对照组从第一次随访开始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西药对照组从第一次随访开始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分别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腹针疗法及艾司唑仑口服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降低PSQI评分,腹针治疗组优于艾司唑仑组。2.腹针疗法及艾司唑仑口服均能明显改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时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