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熊冬春
授予年度:2018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040110[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和必要条件。2012年,教育部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的配套教学资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和开展多种新型教学模式。公办初中的生源往往是以地段招生,但由于学生的成长背景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也参差不齐,因此学校传统的教育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2015年,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以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广西南宁市教育局以N初中为试点单位进行教育信息化改革,引进了针对教学定制的移动教学平台。移动教学平台在教学应用中展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延伸学习空间、全面快速统计、及时反馈等优势,本研究主要探讨在N初中的教师和学生对移动技术的接受程度,以及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移动教学平台,发现并归纳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和建议。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分析移动教学平台在初中课堂教学的应用。首先,为全面了解学校师生和家长移动教学平台的接受度和使用情况,笔者运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教师、学生和家长对移动教学平台的接受程度、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其次,为了深入了解移动教学平台在学校的应用情况和存在问题,笔者采用访谈法对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和家长做进一步了解。然后,为了体现移动教学平台在初中课堂教学的应用经验和优势,笔者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数学《勾股定理》、地理《地球的运动》和化学《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三节课进行具体分析。最后,笔者根据上述调查和分析,总结并归纳移动教学平台在初中课堂教学应用的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研究发现,移动教学平台在N初中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技术环境急需优化、教学资源和建设主体还需丰富和提高、教师信息化接受度和技术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足、学校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升级技术环境、丰富校本资源库、加强教师培训、试点教师带动学科应用、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等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