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文化
授予年度:2014年
学科分类:06[历史学] 060207[历史学-专门史] 0602[历史学-中国史]
摘 要:李仙坊庙是一座位于两省(河南、山东)三县(范县、台前、郓城)交界处的民间庙宇,由李庙村及周边几个村(李垓村、刘浩、罗楼、杨岗、苗楼、梳洗楼等)上的热心老人组织、周边的香客集资重建的。李仙坊庙大概始建于明朝之前,期间庙宇屡次遭到破坏,明清两朝也进行了重建。在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之后,庙院又经过了多次翻修重建,由半米多高的小庙变成现在前后两处大殿庙宇,供奉着数十位神灵。旧时农历四月初八的庙会延续至今,每逢庙会,香客云集,香火旺盛,已经与当地民众的生活融为一体。 本选题就以山东省李仙坊庙会为个案,探讨李仙坊庙会与当地俗民生活的关系,揭示了李仙坊庙会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介绍李仙坊庙和李仙坊庙会的相关情况,主要是通过解析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了解李仙坊庙的历史来源;通过对李仙坊庙会会期选定的考究和对现代庙会状况的展现,了解李仙坊庙会的生成与发展,为探究李仙坊庙会与俗民生活的关系做铺垫。 第二章主要研究李仙坊庙会的相关活动与俗民的信仰。在庙会上拜神祭神,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充实了自己的精神生活;通过参加庙会上的各种仪式活动,也促进了当地俗民与李仙坊庙会的关系,成为俗民立身行事的信仰。 第三章对庙会上的娱乐活动展开描写与分析,通过听庙戏,扭秧歌,参加担经队伍等这些活动,使当地俗民身心都得到的放松和休整。他们认为庙会上的一切活动都与神灵有关,只要参加就能得到神灵的眷顾,降幅于自己。 第四章就是分析庙会上的物资交流,它不仅可以使当地俗民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庙会上的祭祀活动和商品贸易活动,还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状况,这也是庙会上表现的极为突出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