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现代汉语高频副词“还” ——语法化顺序与二语习得顺序相关性研... 收藏
现代汉语高频副词“还” ——语法化顺序与二语习得顺序相关性研究

现代汉语高频副词“还” ——语法化顺序与二语习得顺序相关性研究

作     者:刘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朱永生

授予年度:2011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5[文学] 

主      题:副词“还” 语法化顺序 二语习得顺序 相关性 

摘      要:汉语在全球的“升温使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得以蓬勃发展,这就为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汉语提供了可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顺序这一方向是近年来对外汉语领域的研究热点所在,而二语习得顺序的研究同汉语本体的研究毕竟是一体两面,两者需要紧密联系才能互相促进和进一步深入。不仅是现代汉语共时层面的本体研究对于对外汉语的研究至关重要,汉语历时层面的研究如语法化的研究,更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编排在大方向上作出一定的指导。因此本文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被非汉语母语学习者习得这一侧面进行切入,将非母语者习得某一汉语语法项目内部义项的顺序同该语法项目内部各义项历时演化形成的顺序——即语法化顺序,进行对比,考察两者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并试图对这种对比的结果进行解释。 本文选取了对现代汉语语法项目——高频副词“还(hai,阳平)的语法化顺序和二语习得顺序进行相关性的考察。 文中首先对现代汉语中副词“还的用法进行考察,归纳出“还的七个义项,分列为: 还1—持续; 还2—重复; 还3—附加; 还4—程度加深; 还5—程度浅、勉强; 还6——否定语义量级中的典型或极值推理该量级中的其他; 还7——由“反预期引起的表达各类语气的功能。 然后通过对先秦至清代汉语语料的考察,确定了现代汉语中副词“还七个义项历时形成的先后顺序; 接着通过采集作文语料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得了非汉语母语学习者主动及被动输出副词“还各个义项的情况,并根据学习者各个义项正确率的高低对副词“还这七个义项进行习得顺序的排列; 最后,将语法化顺序与二语习得顺序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着较高的一致性。这一结论或许可以从某一侧面对普遍语法的存在作出一定程度的证明,即:在某一语言的内部,无论是该语言自身历时演变的过程(Dichroic Language Evolution, DLE),还是习得该语言的个体的语言发展过程(Individual Language Development, ILD),都是遵循着同一规律,重复着大致相同的路径。 在得出这一结论的同时,本文也对“还的语法化顺序及二语习得顺序之间相异之处作出了原因推测,二语习得顺序可能是受到了如“标记差异、“使用频率、“句法规则程度和“教材语法项目的安排等因素的影响,所以不能与历时的语法化顺序完全的一致。 本文认为,如果能将这一结论在现在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中进行运用,用语法化理论对教材语法点编写的顺序进行一定的指导,相信也会大有裨益,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