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喀斯特景区低碳旅游评价体系研究 ——以宜宾兴文石海洞乡为例 收藏
喀斯特景区低碳旅游评价体系研究 ——以宜宾兴文石海洞乡为例

喀斯特景区低碳旅游评价体系研究 ——以宜宾兴文石海洞乡为例

作     者:周璐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鲁琳;罗朝虎

授予年度:2016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主      题:低碳 旅游景区 评价 宜宾石海洞乡景区 

摘      要:“低碳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武器,取得了全世界的认可。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新型旅游消费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旨在最大限度的减少和控制其碳排放量。低碳理念的出现,使其与旅游景区的结合成为了当今发展的一种趋势,创建低碳型景区,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其创建源头在于景区的规划设计阶段,两者相辅相成,因此需要把低碳经济与旅游景区相结合,创建新的旅游景区发展规划—低碳旅游景区。笔者研究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低碳旅游景区的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选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石海洞乡景区作为研究区域,结合景区特有的喀斯特地貌,通过文献阅读、实地调研及综合研究分析,对石海洞乡景区建设进行低碳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构建了石海洞乡景区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考虑自然、社会发展等因素,采用了3个准则层指标、11个变量层指标、18个指标层指标,构建了适合喀斯特地貌特征的景区低碳旅游评价指标体系; (2)兴文县石海洞乡属于二级低碳景区。经低碳旅游评价模型计算,石海洞乡低碳旅游评价最终得分为83分,按照低碳旅游景区等级分类属于二级低碳景区; (3)喀斯特地貌特性是影响石海洞乡低碳旅游建设的主要因素。资源环境状况是喀斯特低碳旅游景区建设的基础,而喀斯特地貌敏感性、不稳定性等因素对其开发建设有一定限制作用。 (4)树立低碳意识是景区低碳旅游建设的根本。目前石海洞乡景区旅游者低碳意识相比其他类别较薄弱,需要树立旅游者的低碳意识; (5)石海洞乡景区低碳旅游建设由多元素共同作用。目前景区服务设施的软硬件开发仍然受到一定限制,需要保持各个因素的平衡,才能共同推进景区的低碳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