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KNbO3晶体外腔谐振倍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收藏
KNbO3晶体外腔谐振倍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KNbO3晶体外腔谐振倍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作     者:雷宏香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天才;王军民

授予年度:2003年

学科分类:070207[理学-光学] 07[理学] 08[工学] 0803[工学-光学工程] 0702[理学-物理学] 

主      题:相位匹配 BBO KNbO3 倍频腔 激光器 倍频光 外腔谐振倍频 二次谐波产生 泵浦源 泵浦功率 非经典光场 倍频转换效率 理论与实验研究 

摘      要:KNbO3晶体具有较大的非线性光学系数(d31=17.9pm/V,d32=20.9pm/V@858nm;d31=15.8pm/V,d32=18.3pm/V@1064nm),抗光损伤阈值大于350MW/cm2,被广泛用于中低功率激光器近红外光(840nm-1100nm)的二次谐波产生,如二极管激光器、LD泵浦的固体激光器、Ti:Sapphire激光器及连续的Nd:YAG激光器。该晶体采用非临界相位匹配方式,用d32系数倍频波长约为860nm的激光,在室温下即可实现相位匹配条件,因此被广泛用于蓝光激光源的产生。而此蓝光激光源在激光制冷、高密度光储存、数字视频技术、彩色激光显示及激光印刷术、激光医学、材料科学等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应用和潜在市场,所以对蓝光激光源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在量子光学中,该蓝光作为下转换的泵浦源,可以产生860nm非经典光场,其探测效率可达99.9%,高于目前产生的其他任何波段的非经典光场。同时通过温度调谐,可望产生与铯原子D2线作用的852nm波段的压缩真空态,从而开展非经典光场与冷原子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本文主要通过KNbO3晶体外腔谐振倍频技术来产生蓝色激光光源。其主要内容如下: (1)从理论上分析了KNbO3晶体外腔谐振倍频的产生原理。根据对其倍频原理及性能的分析讨论,在用该晶体完成波长从858nm到429nm的二阶非线性转换时,采用非临界相位匹配条件(此时无离散效应,对应的双折射参数B=0,共焦长度为ζ=2.84,最佳相位失配因子为σ=0.574),在相位匹配温度约为23.5℃时,理论上通过计算得到理想情况下非线性转换系数约为1.45%/W(长度为7mm),2.07%/W(长度为10mm)。 (2)根据最佳聚焦条件和腔的稳定性条件(|A+D|2)对四镜环型倍频腔进行了设计,并分别从“模式匹配和“最佳输入耦合镜透射率的选择两方面着手对腔进行优化,在我们的实验中采用10%的输入耦合镜,获得阻抗匹配效率为99.96%,空间模式匹配效率高于95%以上的模式。 (3)采用钛宝石激光器作泵浦源,泵浦单共振的KNbO3晶体外部环型倍频腔,在室温附近产生了稳定的429nm蓝光激光源。泵浦功率为600mW时,由于两种效应“蓝光导致红外吸收(BLIIRA)和“热效应(Thermal Effects)的严重影响,室温下(约21.5℃)获得了39%的倍频转换效率;采用边带锁频技术,565mW的泵浦光获得137mW的蓝光输出,在没有外界强烈的干扰下可以锁定1小时以上而不失锁。 (4)简单介绍了BBO晶体852nm倍频的实验原理。从分析其性能出发通过计算指出,使用BBO晶体获得倍频426nm蓝光(切割角度为27.430,长度为10mm),虽其非线性转换系数小,但由于该晶体的损耗小,在泵浦功率约为600mW时。理论上同样可以得到50%的倍频转换效率。但基于离散角大(约为3.711°)、接受角度又小(约0.35mrad),所以会给倍频过程调节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