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及收缩徐变效应研究 收藏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及收缩徐变效应研究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及收缩徐变效应研究

作     者:赵力国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宗林

授予年度:2009年

学科分类:08[工学] 081304[工学-建筑技术科学] 0805[工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学位)] 080502[工学-材料学] 0813[工学-建筑学] 

主      题:高性能混凝土 配合比 正交设计 收缩徐变模型 预拱度 

摘      要: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强度高、性能优良、结构使用寿命长、节约资源,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因而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依托齐泰公路—嫩江特大桥项目,结合国内外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在分析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及各组成材料对其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全计算法配合比设计方法,并以北方寒冷地区原材料进行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设计,得到了能够满足嫩江大桥设计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并对其进行了收缩徐变效应研究。 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是混凝土作为粘滞弹性体材料本身固有的时变特性,易受外部条件影响,离散性较大,是混凝土结构最不确定的力学因素。本文探讨了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以及国内外通用的混凝土预测模型和计算方法。为了得到嫩江特大桥高性能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针对所配制的高性能混凝土进行了:(1)混凝土弹性模量试验;(2)混凝土干缩试验、自收缩试验和圆环开裂试验;(3)小梁长期徐变试验,从而得到了收缩徐变发展规律,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提出拟合公式,并在拟合公式的基础上对各种参数进行调整,得到了适合此配合比的收缩徐变预测模型。 本文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以得到的预测模型对嫩江大桥收缩徐变效应影响的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嫩江大桥的成桥预拱度、应力和挠度,并于其他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