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收藏
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作     者:钱俊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尹莲

授予年度:2007年

学科分类:1008[医学-中药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10[医学] 

主      题:有效部位群 指纹图谱 谱效关系 药效物质基础 

摘      要:加味四妙丸是临床用于治疗急性痛风的有效方剂,由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忍冬藤和土茯苓组成,前期研究巳筛选出该处方的有效部位群(挥发油、生物碱、皂苷、有机酸、黄酮、糖类的组合物)。为进一步研究该有效方剂的抗痛风物质基础,表征加味四妙丸有效部位群成分的整体特征、组方药成分类型及多成分共存状态下的化学-配伍-药效的相关性,加深对中药配伍的理解,找到中药真正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本论文建立了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并进行了共有峰与组方药的相关性研究、谱效关系研究,为探索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途径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也为中药新药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制备了全方及组方药有效部位(生物碱、黄酮、挥发油、有机酸、皂苷、水液),并通过正交组合得到一些供试品;经组方药不同配伍组合后制备大量样本的供试品; 以抗炎、镇痛、降尿酸为指标,采用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镇痛实验、小鼠高尿酸模型的降尿酸实验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抗炎实验,评价这些供试品的抗痛风药效; 建立了全方有效部位群指纹图谱。为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部位群色谱信息,依据各类成分性质差异特征,选用GC法建立挥发油部位GC指纹图谱;用HPLC/UV法分析建立了HPLC(290 nm)指纹图谱及HPLC(210 nm)指纹图谱;用GC法建立了水液部位(糖类)的乙酰化GC指纹图谱; 对四张指纹图谱共有峰与组方药及其有效部位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用标准品对指纹图谱共有峰进行了定性;依据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获得指纹图谱各共有峰与组方药及其有效部位紫外光谱信息,建立了保留时间和紫外光谱图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判别HPLC/DAD法指纹图谱各共有峰的归属;挥发油部位GC指纹图谱采用GC/MS法分析了共有峰成分特征;水液部位乙酰化GC指纹图谱与组方药水液部位依据相对保留时间进行了相关性分析; 进行了有效部位配伍变化研究,将有效部位正交组合及进行药效研究,再方差分析,选出对药效有显著影响的有效部位。 对有效部位群与药效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统计分析不同有效部位正交组合与药效数据相关性;测定了组方药不同组合及有效部位不同组合的大量样品的色谱图,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强迫进入法(enter)和逐步回归法(stepwise)以及相关分析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的方法,将药效数据和指纹图谱共有峰面积进行了相关性统计分析,优选对药效有显著影响的指纹图谱共有峰; 进行了有效部位配伍变化研究,通过比较四妙方的系列方HPLC图谱以及在不同有效部位组合中苍术挥发油GC图谱的变化,探讨了配伍对复方化学成分的影响。 经过以上对中药复方四妙加味方有效部位群的一系列研究。我们建立有效部位群的多个指纹图谱,全面表征了该复方的化学组成,并对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进行了归属研究,对挥发油GC指纹图谱用GC-MS分析其组成,对水液乙酰化产物进行药材乙酰化比对。 四妙加味方有效部位群正交组合,结合药效数据,通过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和相关系数计算等统计方法,筛选出了对药效有显著影响的有效部位、色谱峰等,尝试了一种复方物质基础研究的模式。通过统计方法将指纹图谱和药效相关,找出对药效有显著影响的色谱峰的谱效相关研究方法是本课题的特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