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赵晓霞
授予年度:2018年
摘 要: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建设的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语文教材教法改革的深入,先秦经典阅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语文教材中也加大了先秦经典作品的比重。清朝末期,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开始进入社会转型期,这次转型使我国的传统教育也受到了影响。其中,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先秦经典,伴随着学校体系与《语文课程标准》的演变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论文对先秦经典在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呈现与特点展开研究,希望能对当下语文教育中如何开展先秦经典阅读有所启示。目前,语文教育界虽然对先秦经典的价值已有所认识,但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因此,本论文对先秦经典在清末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呈现与特点进行了梳理与探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历史研究法等方法。首先,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分为三个时期:清末、民国初期与民国后期。其次,分别论述整理先秦经典在每个时期《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呈现特点,进而梳理归纳出先秦经典在整个清末民国时期的总体特点。最后,得出对语文教育中开展先秦经典阅读的五点启示,分别是:第一,以课程标准中关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的要求为依据;第二,内容选择要立足学情与文本;第三,高中经典阅读要注意基于“学习任务群理念开展;第四,关注先秦经典阅读对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第五,先秦经典学习注意联系传统文化。先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内涵。本论文希望可以为先秦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开辟一条崭新的路径,进而促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