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于殿江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2[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医学学位)] 1004[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120404[管理学-社会保障] 10[医学]
主 题:逆向选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健康风险
摘 要:自2016年1月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保的合并工作,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于维持居民生活水平,保障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经典的逆向选择理论认为,风险越高的个体其投保的意愿相较于风险较低的投保人会更加强烈。由于逆向选择效应的存在,我国现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场上可能存在大量高风险投保人,并因此而产生对于医疗资源较高的使用水平,对于医保基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5年的全国基线调查数据,使用主观风险程度以及客观风险程度两个指标,通过建立Probit模型以识别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效应以及各个变量对于保险行为的影响,并建立Bivariate Probit模型进一步印证我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市场上确实面临逆向选择问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群中,自评风险程度较差的受访者表现出了更高的投保意愿,并且也表现出对医疗服务较高的利用水平,自认为健康程度较高的投保人由于对自身健康水平的自信,并不相信自身产生医疗行为的可能性,进而表现出了较低的投保意愿,由于逆向选择效应的存在,说明我国现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市场上存在一定量的高风险投保人,并因此而产生对于医疗资源较高的使用水平,对于医保基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医保问题在我国日益引发更多关注,如何为我国城乡居民提供长期可持续的保险保障具有重大的理论以及现实意义。借由对于我国城镇居民基本保险市场的研究,本文认为在发展我国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时可以考虑在坚持自愿参保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与投保人风险水平相适应的产品以实现市场出清,并通过适当提高政府的补贴水平以提高其覆盖面,并通过加强对于医疗服务价格的第三方监管以实现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长期可持续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