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杰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50302[文学-传播学] 0402[教育学-心理学(可授教育学、理学学位)] 040203[教育学-应用心理学] 04[教育学] 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摘 要:截至2018年3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4.68亿,占网民总体的60.7%。网络直播平台超过500家,产业规模超400亿元,网络直播行业依旧势头猛烈,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本研究以类社会互动理论和拟剧理论为指导框架,运用深度访谈法访谈DY直播平台女主播和男性受众,深入分析了两者在直播间的互动行为、“亲密关系的建立过程以及直播行业中的商业化机制。研究发现,主播依据情感化逻辑和商业化逻辑将受众分为不同类型,且主播对他们的亲密感和重视度存在差异,商业化逻辑凌驾于情感化逻辑之上,且只有同时满足两条逻辑的受众才最有可能和主播建立“亲密关系。主播基于利益考量,通过商业化的身体展演、策略性的性别形象建立以及前后台边界的管理,影响受众对彼此关系的感知,进行“类社会互动。经纪公司作为剧班成员协助主播将直播行业的商业化规则内化于心,主播通过互动过程中对不同类别的受众采用不同的情感表达策略,使受众想象彼此之间建立的社会关系是“真实的,从而心甘情愿地对其进行打赏,一旦主播的商业化逻辑被受众察觉,关系就会面临断裂的危险。盈利模式下这种虚假的亲密关系本质上还是商品化关系,主播在此过程中将情感商品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