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小宁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要求更好地履行职能。民主党派代表性问题是关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关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民主党派要进一步认识自身的代表性问题,才能更好地进行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并进行实证分析。本文以各民主党派在政协中以本党派名义提出的提案为研究对象,以广州市、北京市和青岛市政协提案为例,从利益代表的视角分析民主党派代表性的现状,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说明,最后从理论层面论述民主党派代表性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政党是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政治核心,利益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并体现在其政治纲领中,政党通过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力,参与政治活动来反映并代表各自阶级、阶层、社会群体的利益和要求。因此,将所研究的问题明确为民主党派在实际政治活动中代表谁的利益,以民主党派政协提案所体现的利益代表性来反映其政治代表性。重点是依据群体广度、党派特色等对民主党派所代表的社会群体提出可能的分类。通过对提案的分析,得出基本结论:从政协提案情况来看,各民主党派基本上既代表了与自身党派特色相关的群体的利益,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自身所联系群体的利益,还较多地代表了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代表性呈现多样化特点,民主党派有着多重代表功能,同时又基于三地政协提案总结了各党派代表性现状。本文还论述了民主党派提案一些较为普遍的特点,如有较强的整体性和全局性意识,体现党派特色、发挥优势作用,紧密贴合中心工作、热点问题及调研课题等。这些情况和特点主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的利益和思想政治基础、各民主党派章程规定、中国政党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多党合作中的政治协商、人民政协工作和政府工作、民主党派承担的调研课题、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情怀担当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