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沈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常海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103[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05[文学]
摘 要: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最基本的技能要求。尤其是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对一名初学者,只有先能听懂,才能说清,能说清楚了再练习读,读熟了就可以进行写作训练了。汉语的听力培养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听力是基础,听力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在听力教学中选用传统教学模式,如播放收听录音极易造成枯燥的课堂。而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运用可较好构建高效的课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五种通道。多模态主要包括这五大类模态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五种模态充分的调动,这种教学方式被成为多模态教学模式。采用多样的模态,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记忆,同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生的听力能力。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教学领域,大多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良好效果。而国内从2007年开始才有小范围实验。目前,这种模式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居多,成果显著。而把多模态教学模式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则刚刚起步,用在初级对外汉语听力课中就更为鲜见。本文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大量相关资料搜集与整理,分析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梳理出对外汉语听力课的研究现状、多模态的研究现状、多模态与对外汉语结合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目前初级汉语听力课的教学现状调查,如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沈阳大学初级汉语学习者和授课教师听力课教学现状调查,整理调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主要从教学理论、学习者学习习惯、教学者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第四部分,整体教学设计。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教学理论,对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进行整体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教学案例设计。以《发展汉语·初级听力》(第二版)(Ⅱ)中的《孙子教我学电脑》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第六部分,进行总结并指出目前还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