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何宜庆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204[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 020105[经济学-世界经济] 08[工学] 083304[工学-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主 题:新型城镇化 普惠金融 城乡收入差距 空间计量模型 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
摘 要:随着我国各地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一直是国家人民高度关注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大会直接影响我国城乡的均衡发展,所以深入分析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2006-2016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权法计算出各省市新型城镇化与普惠金融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测度两者的耦合协调水平,采用泰尔指数来衡量各省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分别对比分析各省市和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的水平。然后,文章利用Moran’s I指数验证新型城镇化、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相关性,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最后文章建立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分别对全国样本以及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分位数回归。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有:新型城镇化、普惠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均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对于全国样本,新型城镇化、普惠金融发展与控制变量经济开放度、农业劳动生产率在各分位点上大多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各变量的作用强度随收入差距减小而减弱,地区教育水平则只在0.9分位点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促进作用;对于东部地区主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变量为新型城镇化、普惠金融发展、地区支农水平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在中部地区,地区教育水平与农业劳动生产率能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并不显著,主要靠普惠金融发展、经济开放及农业劳动生产率来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最后,根据文章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