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白跃宏
授予年度:2007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骨骼肌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腰骶部疾病 慢性腰痛
摘 要:目的:对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建立动物模型对该综合症所致骨骼肌变化进行研究。 材料和方法:对慢性腰痛患者经临床查体、影像学检查、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诊断为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者128 例,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术,术后分析临床手术效果;利用小儿充气式血压计袖带间断﹑重复性的压迫白兔小腿建立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压力与压迫时间解除压迫后骨骼肌恢复情况。 结果:术后下腰痛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疗效与术前静止压和腰痛时间呈负相关(P0.01),与影像学上是否有骨质退行性改变和肌电图检查是否有神经根受损无关(P0.05)。在动物实验中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骨骼肌损伤后恢复与压力和压迫时间有关,当压迫时间较短,损伤较轻,基底膜完整时,骨骼肌可完全恢复;当压迫时间较长,损伤较重,基底膜崩解时,骨骼肌不可完全恢复,所受压力越大,恢复越差。 结论:采用切开减压方法治疗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有很好效果;骨骼肌损伤后恢复与压力和压迫时间有关,对确诊患者建议早期治疗,延迟治疗可能因骨骼肌形态发生不可逆改变而导致术后腰痛不缓解或缓解轻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