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微血管减压术与经皮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收藏
微血管减压术与经皮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微血管减压术与经皮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     者:石海亮 

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徐蔚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经微皮球囊压迫术 

摘      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探究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PBC)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MVD组和PBC组。其中MVD组13例,PBC组2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费用及并发症。[结果]MVD组和PB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95.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术时间MVD组(230±58.4)min 长于 PBC 组(42.8 ± 17.3)min,P0.05.住院时间均MVD 组(21.7±5.7)d 长于 PBC 组(9.8±3.6)d,P0.05,住院费用MVD 组(41769.8±20355.65)元多于 PBC 组(11395.2±2751.3)元,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MVD组术后颅内感染2例(15.4%),PBC组未出现颅内感染患者,两组术后颅内感染率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MVD组术后出现面部麻木0例,PBC组术后出现面部麻木13例(54.2%),两组术后面部麻木率比较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MVD组术后脑脊液漏1例,硬膜下血肿1例。PBC组术后面颊肿胀2例,咬肌乏力2例,角膜反射减弱1例,MV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例,PBC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MVD和PBC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MVD并发症发生率率低,无面部麻木、咀嚼肌乏力等三叉神经功能障碍并发症;而PBC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住院费用少的优点。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