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杨建英
授予年度:2019年
学科分类:090706[农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0907[农学-林学] 08[工学] 09[农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摘 要:近年来,华北地区公路边坡绿化植物种类单一,部分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植被退化现象。适宜的边坡绿化植物材料及配置模式对提升公路景观、维持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的长期稳定性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该文以北京地区不同生境自然边坡植被调查为依据,选取27种植物材料(17种灌木、10种草本)及7种植物配置模式(5种阳坡配置、2种阴坡配置),通过喷播的方式人工模拟公路边坡,测定试验植物材料的出苗特征、植物生长情况及12个月后成活率,以及植物配置模式的多样性指数、水文性质、复绿速度及抗剪强度等指标,评价不同植物材料的边坡适应性及植物配置模式的护坡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各植物材料的出苗情况、植物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状况及成活率分析,得出适宜作为边坡绿化植物材料的灌木植物依次为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荆条(Vitex negundo)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多花胡枝子(***)蒙古莸(Caryopteris mongholica)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草本植物依次为细叶苔草(Carex rigescens)丝石竹(Gypsophila paniculata)野豌豆(Viciasepium)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高羊茅(Festuca elata)线叶菊(Filifolium sibiricum)马蔺(Iris lactea)鸾尾(Iris tectorum)。(2)综合考虑植物配置模式的水文性质、复绿速度以及抗剪强度3项指标,7种植物配置的护坡效果依次为配置1配置2配置6配置4配置3配置5配置7。配置1的护坡效果最好,配置2及配置6的护坡效果中等,配置4、配置3、配置5及配置7的护坡效果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