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田鹏慧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3[管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
摘 要:基于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也持续深化,国家政策明确提出需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随着“减负政策的推出,也使得许多小学教育工作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具体包括如下两方面改变:第一,学校为学生开设了更为丰富的选修课程,学生所需要学习的课程种类丰富,但课时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导致教师的教学压力相应提升,其必须在限定课时之中完成教学工作,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知识。第二,“减负政策的提出调整了学生放学时间,虽然政策缩短了学生的在校时间,但使得学生在校时间与家长工作时间的不对等,学生放学了家长还没结束工作,导致家长难以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管理,而上述现象的产生,也刺激了校外辅导机构市场,为其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市场。随着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对人才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要求有显著提高,而家长也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愈发重视,并愿意为其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及精力。近些年来,我国不断颁布教育改革政策,包括免除小学升学考试,提出学生就近入学的政策、高中考试不划分文科与理科、英语等部分科目考试社会化以及许多地方院校开始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变等,上述政策的推行一定程度激发了家长为学生报名课外辅导机构的热情。因此,校外辅导机构成为减负政策落实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校外辅导机构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减负政策的落实带来了巨大阻碍。为此,本文以H市为例,开展了关于“减负背景下校外辅导机构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首先,本文介绍了本次研究的背景、价值、研究思路以及所用方法,借此阐述本次论文写作价值,同时对国内外学者有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分析,为本次论文提供研究思路,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文以H市为例,分析了校外辅导现象形成的背景、原因,并从办学资质、数量、类型以及教育质量等多个方面对其现状予以评述。再次,本文试分析了我国落实“减负政策落实期间存在的问题,并深入讨论其存在的原因,也对学生家长热衷于报名校外辅导机构的原因进行探析。最后,本文从政策落实、法律法规、教师管理、评估体系以及责任标准等五个部分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加强市场中不同类型课外辅导机构的管理,实现课外辅导机构的标准化,保证辅导机构整体质量,同时确保“减负政策的真正落实,也确实达到为学生减负的目的,从而促进我国小学教学改革的落实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