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内蒙古大学图书馆 技术提供:维普资讯• 智图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大学西街235号 邮编: 010021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朱兴全
授予年度:2020年
学科分类:090603[农学-临床兽医学] 09[农学] 0906[农学-兽医学]
主 题:动物园动物 蓝氏贾第虫 芽囊原虫 毕氏肠微孢子虫 分子流行病学
摘 要:蓝氏贾第虫(Giardia lamblia)、芽囊原虫(Blastocystis)和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是三种重要的肠道原虫,具有人畜共患性。人类和多种动物都能成为这三种肠道主要原虫的宿主,宿主感染后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泻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对人类健康及公共卫生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参观动物园成了城市生活中人们接触动物的主要方式,动物园也是城市内动物聚集的主要场所之一,但目前有关国内动物园动物感染这三种肠道主要原虫的报道却很少。因此,本文调查了这三种肠道原虫在杭州市、大连市和苏州市的三个大型动物园内动物的感染情况并对其进行基因型分布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2018年4月到5月期间从杭州市、大连市和苏州市内三个大型动物园共450份样品(非人灵长类114份、偶蹄类104份、奇蹄类16份、有袋类21份、鸟类62份、食肉类109份、啮齿类18份、长鼻类6份)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来分析这三种肠道主要原虫在三个城市动物园内的流行情况及基因型分布,帮助我们了解其传播途径,追踪污染源,从而促进对这些寄生虫病的有效防控。 方法:本研究采用PCR结合测序的方法对蓝氏贾第虫bg基因、gdh基因和tpi基因;对芽囊原虫SSUrRNA基因以及对毕氏肠微孢子虫ITS序列分别进行扩增,从而确定这三种肠道主要原虫的流行情况和基因型分布;分析地区及物种间的差异是否显著;用建立进化树的方法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 结果:经研究发现,蓝氏贾第虫、芽囊原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在杭州市动物园的感染率分别为26.0%(25/96)、8.3%(8/96)和8.3%(8/96);在大连市动物园的感染率分别为7.1%(15/212)、5.19%(11/212)和1.9%(4/212);在苏州市动物园的感染率分别为9.86%(14/142)、5.63%(8/142)和0。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地区和不同的物种因素与蓝氏贾第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率呈显著相关;而不同物种因素与芽囊原虫的感染率呈显著相关。蓝氏贾第虫在三个地区动物园内的感染率高于芽囊原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是三个地区肠道主要原虫的优势虫种。通过序列比对分析,在54份蓝氏贾第虫阳性样品中共检测到4个已知基因型,分别是AssemblageA、AssemblageB、AssemblageD、AssemblageE。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本研究在bg基因位点上鉴定到的基因亚型主要分布在集聚体A、B、D和E组中。在27份芽囊原虫阳性样品中,检测到7个已知基因型,其中ST10占37%(10/27)。在12份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样中,鉴定到3个已知基因型,分别是BEB6、CHG1和D。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这三种基因型主要分布在Group1组和Group2组中,表现出一定的人兽共患的潜力。 结论:本研究表明,三个地区的动物园动物均受到蓝氏贾第虫、芽囊原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蓝氏贾第虫的感染率最高。通过本研究,为我国预防和控制动物园动物这三种原虫的感染提供了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